时代庄园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6|回复: 2

来广营城管写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7 15: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09-10-8 14: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etguy 的帖子

三十次登门劝止 违章建设终自拆
四个月见证执法 居民叹服赠锦旗


    日前,某小区居民将一面绣有“执法模范”的锦旗以及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送进了来广营城管分队。据居民讲,四个月来他门亲眼见证了城管队对小区违章建筑的30次登门执法,对于城管队衷于使命、执着履职的作风他们感到由衷的钦佩。

    事情还得从今年3月说起,当时辖区某小区两户业主在未取得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搭建脚手架,拆除原有的水泥露台,加盖房屋,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相关利益。地区城管分队接到举报后,立即前往现场责令业主停止施工并恢复原状。如果事主按要求停止违法建设,事情便顺利解决了,但谁也没想到这此后竟是一场长达四个多月的“游击战”。

    由于这些违建处于小区之中,又是在业主原建筑基上加盖,因而具有一定隐蔽性,城管队不可能24小时盯守。违章建筑的业主便抓住了这个空子,和城管队玩起了“你来我停、你走我建”的游击战,试图最终形成建设完毕的事实。于是在此后,业主开工,城管接举报上门制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下就是四个多月。这期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有情况城管队就马上到场。最终眼见这场持久的游击战再无结果,业主只得拆除了违章建筑。

    同为小区居民,有心者专门记录下了城管的执法次数,总共30余次,每一次都是认真告诫,法律法违宣讲的清晰透彻、利害关系分解得明明白白。感慨之余居民们对城管更多了几分理解和钦佩。

    据了解,本着“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城管分队希望通过他们的耐心与恒心,赢得更多居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人性化进行城市管理良好局面
发表于 2009-10-8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来广营

                                                   李明哲

    编者按:祖国繁荣发展,家乡日新月异。土生土长的来广营人步了楼房新区,对往日乡容乡貌正在渐渐模糊,而刚刚从外地到来广营安家落户的居民,对这里的过去更是一片空白。

    今天,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特意编写了《话说来广营》一文,希望借此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来广营的发展历史。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就让我们从了解这片土地开始。
   

第一章 由 来


    来广营,在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都是拱卫京城的屯兵重地,到现在还有一些旧营房遗址。据老人们回忆,现某高炮团的驻地早在解放前就一直是驻军兵营。这种驻军的历史牢牢地印在了一些村名上,现在的勇士营、清河营、红军营、清河营大都与此有关。而来广营一名直接源自清八旗之正蓝旗军营,原称“蓝营”,其后发展成村落取谐音“来营”。据史料记载,“来广营”一名最早使用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除了作为驻守军队,拱卫京师的军事要地,来广营还有不少高官显贵的墓地。而一些村落就是由这些墓主的守茔人发展起来的,村落的命名也大多体现着这方面的特点。据乡志记载,以前以墓主或看茔人姓氏命名的自然村多达14个,至今现存的还有白家坟、马家坟等,当然这些墓葬早已不复存在。

    解放以前,同全国大数地方一样,大部分土地为地主富豪所有,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光靠种地不能养家糊口,有的给地主、富豪扛长活、打短工;有的拉洋车、做小买卖、做瓦木工活;有的开小杂货铺、小手工作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大的村庄二、三百户,小村只有几户、十几户,除少数地主、富农住着高大的砖瓦房外,广大贫苦农民住的都是低矮的土坯、碎砖头房、茅草屋,房顶上根本用不起瓦,只能每年抹一次泥巴以挡风遮雨。

    那时全乡也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大村只有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的街道,小村则没有像样的街道,只有多年辗轧而成的土路、大车辙和蛛网状的乡间小道,刮风一身土,下雨两脚泥,人们出行很不方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代庄园社区 ( 京ICP备07504179号-1 )

GMT+8, 2025-5-10 21:19 , Processed in 0.0118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