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庄园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业委会

2008年4月7日诉市建委开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0 15: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行政诉讼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民选业委会挺直腰杆站起来。

果不出老朽预测,驳回。但此行政裁定书,高!不是无理驳回,而是说没有必要起诉,所以驳回。

1. 法院的判决,完全正确。一个不具有羁束力的《批复》,本身就没有效力,没有必要要求其撤回。
2.居委会(与乡政府)组织成立的业委会,依据就是《批复》。法院判此《批复》无羁束力,则以此为因的所有行为和结果,失去了“合法” 性。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据说海淀法院确认业委会备案为公示性备案,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只具有审查形式要件的权力,也就是审查备案文件是否齐全和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的权力,而不是批准。这便说明了我们小区由460户选出的业委会是合法的。

241户是不必要再争取当了,用不交费去支持民选业主委员会。

[ 本帖最后由 霉打酶笑 于 2008-4-10 15:48 编辑 ]
发表于 2008-4-14 13: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一桩.
看'居伪会'造假弄出来的'业伪会'还有什么花招可耍?
发表于 2008-9-10 08: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 ... /content_262010.htm

“孟连事件”警示改革政绩导向

--------------------------------------------------------------------------------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2008-09-10 作者:秋风


  ■ 观察家

  正是政绩导向与官员的私利结合,导致某些地方官员在企业与普通民众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站在企业一边。当民众无法接受偏颇的裁断的时候,又轻易地使用警力,一些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样引发的。

  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警民冲突事件,造成40余名公安民警和10余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2名胶农死亡。中共云南省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组织全省负责官员专题研讨该事件(据昨日新华社)。

  云南省委、省政府调查发现,事件系孟连县部分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纠纷。这原本是十分正常的,社会运转过程中,民众之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纷。

  如果孟连县、普洱市政府能恪尽自己的职责,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的纠纷不难解决。当然,当地政府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遵守行政职业伦理:在纠纷的双方、乃至多方当事人之间保持公正立场,中立地进行裁决。假如能够这样,那不论最终的裁断结果是什么,相信当事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正如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所说,孟连县个别官员与企业打得火热,有的在企业入股分红。原孟连县委书记胡文彬长期使用橡胶公司提供的豪华越野车。为给企业“保驾护航”,该县甚至将一家橡胶企业老板的儿子安排到企业所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

  因为丧失了其中立性,在胶农眼中,当地政府部门不可能在处理他们与橡胶企业的纠纷时保持公正。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同样的原因,孟连县也将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错误定性为农村恶势力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因而采取强硬措施处理,终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恶果。

  孟连事件的教训在于,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在民众之间保持中立,如果不能平等地对待各个利益群体,尤其是在引人注目的利益冲突中不能公正行事,那么,地方政府的权威就会丧失,公信力就会流失,就此作出的公共政策,就不会被民众所认可。

  孟连事件中,当地政府部门为什么会偏袒橡胶企业?官员享用企业供给的好处,应当是官员偏袒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当地官员偏袒企业的行为还有政绩导向的制度因素。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当地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主要指标,在这种激励下,某些地方官员自然会倾向于采取“亲商”的政策。比如,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者。只要吸引来投资,就可以使本地GDP扩大,又能给政府直接带来税收。这样,一旦普通民众与企业发生冲突,地方官员很容易站在企业一边。民众维护自己权益的活动,也会被官员视为影响本地经济发展而予以压制。于是,民众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就演变成了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冲突。

  正是政绩导向与官员的私利结合,导致某些地方官员在企业与普通民众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站在企业一边。当民众无法接受偏颇的裁断的时候,又轻易地使用警力,一些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样引发的。

  古人云:无欲则刚。这不仅可以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原则,更可作为执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假如地方政府部门谨守自己的本分,以维护正义、以解决社会纠纷、利益冲突为己任,那就可以获得民众的信任,种种纠纷与利益冲突也就不难解决。假如地方政府本身成为利益的当事人,那民众之间的冲突终究会演变成部分民众与政府的冲突。怎样通过政绩导向的制度变革,约束地方政府回归自己的本分,乃是摆在执政党、政府及全社会面前的关键性挑战。

  □秋风(北京 学者)
发表于 2008-9-11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 ... /content_261992.htm

云南:个别干部“为老板服务”
反思“孟连警民冲突事件”,个别干部为企业“保驾护航”,“为人民服务”宗旨异化
--------------------------------------------------------------------------------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2008-09-10 作者:


  据新华社电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8日在云南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研讨班”上说,“一些基层干部甚至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异化,变成了‘为老板服务’。这种淡漠群众利益、只为既得利益‘护法’的事再也做不得了。”

  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祐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警民冲突事件,造成2名村民死亡,41名民警、3名干部、17名村民受伤,9辆执勤警车被砸坏。

  云南省委决定,以孟连县“7·19”事件为案例,举办全省厅级领导干部和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研讨班,认真反思“孟连事件”的深刻教训。

  云南省委、省政府调查发现,孟连县部分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纠纷。个别县乡干部与企业打得火热,有的坐着企业提供的豪华越野车,有的在企业入股分红。为给企业“保驾护航”,县委甚至将一橡胶企业老板的儿子安排到企业所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导致胶农对基层党委、政府失去信任。

  李纪恒指出,“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时,一些党员干部往往摆不正位置,没有站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一边,屁股很容易坐到比群众强势的既得利益群体一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代庄园社区 ( 京ICP备07504179号-1 )

GMT+8, 2025-5-11 11:31 , Processed in 0.0124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