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8-31 2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人担心军备竞赛会拖垮经济,其实不然.当今的军备竞赛不同于以往.过去的军备竞赛主要是数量竞赛,现在则主要是军事科研的技术竞赛. 数量竞赛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占用大量的生产能力,对国民民用经济和人民生活就有较大的排挤效应.所以很多人都把军备竞赛看成是沉重负担.(其实如果是低技术数量型军备竞赛中国已经可以胜过美国.)可当今这种技术型军备竞赛,并不需要大量生产武器,而是更多的要在武器研制方面进行投入.要改进武器研制的管理体制.而从事武器研制方面的人数,和用的材料的消耗都是比较少的.(如果要比人数和消耗,美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现在的炸弹都是精确制导的,现在的飞机也都是少而精的(比如F-22).这样一来军备竞赛对民用经济的排挤效应就大大减少了.所以,所谓现代的军备竞赛,实际上就是用较高的工资养一批高技术人才(大概几千万),(占用几千万人对中国的压力要远小于对美国的压力)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研制新武器.(有时也要少量装备)然后制定一套竞争性激励机制,让他们提高研制的效率.这样一来,时间久了,新武器研制大国就建成了.其实这些高技术人才不管是否军备竞赛都是要吃饭的.(你总不能让他们饿死来降低费用)现在只不过是让他们吃得用的更好一点(本来也就应该改善他们的生活).当然这要占用较多的消费品.可正巧中国民用品的生产能力是过剩的.这就不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不仅军备对经济的压力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小.(至少要比美国的要小)还应当看到,军事科研对国家基础技术水平和民用技术水平的拉动作用.对于高级技术人员而言,如果不搞军用科研,他所学的技术就会用不上,时间久了技术水平就会退化.国家科技立国的雄心也会落空.从美国和苏联看虽然在冷战中一胜一负,可军备竞赛导致两国建成了一流的国家科技教育水平(远超他国)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军备竞赛还对民用经济有拉动作用,在国防科研中发展起来的科技水平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转为民用.比如俄国研制的地效机技术就可以转为客货运输.成本可以大大下降.如果中国参加军备竞赛,不但国家科技水平可以达到世界一流,连民用科技水平也会大大受益,现在这种民用工业缺少核心技术的尴尬状况一定可以大大改善.所以在很多中国人都在说前苏联在军备竞赛中失败的教训的同时,美国人却在大谈军备竞赛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甚至大谈武器出口对国家科技,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军备竞赛是不容易拖垮一个国家的,特别是不容易拖垮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有人问:你见过哪个市场经济的国家被军备竞赛拖垮么?)更不容易拖垮一个人数最多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你还不相信,可以看看两个在军备竞赛中越赛越强的国家―美国和以色列.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的国家了,并且是人数最多的市场经济国家.要拖垮中国这样的人口最多,人民聪明勤劳.又走到市场经济正确道路的国家,我看当今世界上,谁也不行.可能许多中国人同美国作军备竞赛还觉得底气不足.可是美国人也同样信心不足.一位美国战略家忧心忡忡的说:”这样下去.(指中国扩军)美国将要面对一只由资本主义高效率工业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军队”.还有一位美国战略家说:”如果台海战役三年内开战.中国很可能失败.如果十年后开战,美国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美国敢于参战的话).如果20年后开战,美国就根本不敢参加了.”
结论:
美国虽然效率高,但它已是成熟社会,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率,已经非常难了,中国的效率
相对较低,但存在很大的潜力,不过在缺少动力的情况下,这些潜力也不容易释放出来。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就是振奋中华精神,发展国家科技,改进内部弊端,凝聚华人力量,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大旗。来吧,把军费增加三倍,让军备竞赛大张旗鼓的进行。让爱国主义成为中国交响曲的主旋律,让中国人也学美国人喊出一个声音:“谁阻挡中国统一,谁就是中国的敌人!”。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中国是一个睡狮,让它继续睡吧。”中国人是很懒散,是缺乏进取精神,但有个什么东西在中国狮子面前挥舞它那两样家伙,狂叫:“我就是不让你统一,你能怎么样?”。中国能怎样,只能应`战。并且一定能战而胜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