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庄园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0|回复: 2

频繁换译者 人文社首次回应对"哈6"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4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频繁换译者 人文社首次回应对"哈6"质疑

频繁换译者 人文社首次回应对"哈6"质疑

  近来,有媒体及读者对“哈6”中文翻译的质量、风格及出版时间等问题提出质疑。昨天(8月18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首次就相关问题集中答了记者的质疑。

  质疑一

为何频繁变换译者?

“哈1”到“哈3”是出版社同时推出的,一开始就选定了三位译者:即苏农、马爱新和郑须弥。而“哈4”则由马爱新独自担纲翻译,但在翻译“哈5”时,出版社又增加了马爱农和蔡文,而到“哈6”时,又将蔡文换成了张红。有媒体质疑出版社为何如此变换译者?

对此,潘凯雄介绍:“马爱农是马爱新的姐姐,她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哈’系列的翻译工作,只不过有时是在幕后。用张红替换蔡文,也不是说他们的翻译水平谁高谁低,只是作为女性,张红或许比蔡文能捕捉作品人物的神韵,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推测。张红有关‘哈6’的部分译文样章出来后,我们发现其文字表达与马氏姐妹差异较大,她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表示自愿放弃承担的那部分翻译,因此,‘哈6’的实际译者目前只剩下马氏姐妹二人了。”

质疑二

3个月翻译50万字是否太快?

人文社曾表示,将在10月15日推出“哈6”中文本。一部约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翻译出版是不是太快了?译文的质量是否有保证?

对这种质疑,潘凯雄表示,仅从时间长短的角度对译文质量表示怀疑从逻辑上讲是很成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道理的。

他说:“但凡有这方面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译文质量的高低与翻译时间的长短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时间长,译文并不一定就好,时间短,译文也并不一定就差。事实上,时间长短的作用远远低于译者的能力。译文质量的优劣关键还在于选择什么样的译者而不是所谓翻译时间,如果错误地选择了一个不具备翻译能力的人来承担翻译工作,别说三个月,即使给他六个月、一年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呢?”
匿名  发表于 2005-8-25 02:57:49
什么是“哈6”?
匿名  发表于 2005-8-25 03:11:12
哈里波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代庄园社区 ( 京ICP备07504179号-1 )

GMT+8, 2025-5-18 08:35 , Processed in 0.0108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